本人成绩,不好说。
小学在村里小学上的,一年级是笨蛋,然后一年级复读,成绩才有起色,然后就一直名列前茅,任职班级班委和少先队。
中学在乡里初中上的,初一时还是笨蛋,环境变了,遇到很多厉害的人,然后课程什么的也不一样。初一复读时才有起色,然后一直名列前茅。任职班级班委和其他各种临时职务,一直是政史地生的课代表,为后来学文打下坚实的基础。语文作文是软肋,英语和班里的英语高手比稍逊,但还过得去。理化勉强过得去,不好不坏。数学,不好说,一直不稳定,能考的非常好,也会考的非常糟糕。
中考发挥还好,顺利考入全县最好的高中,那年学校就考了五个,应届生,就三个。高一还是个笨蛋,理化生懵懂,数学一直找不到感觉。高二分科学文,成绩开始有了起色,然后就一直名列前茅,任职班级班委,担任政史课代表,由于直言敢谏,卸职后充当班主任参谋。
09年高考离一本线2分,毅然复读,以全班第一,全复习班第四复读。难料10发挥竟还不如09年,爆了全校最大的冷门,铩羽折戟。究其原因,心高气傲,心浮气躁,眼高手低。一直处于沉寂低迷状态,进入自省阶段,求真务实,渐渐的摆脱了浮躁的毛病,但有时候还是会凸显傲的本性。
大学还是要上的,就这样被骗到了江汉大学,本以为录取分数线高的学校应该还不错,怎知只是在外省高。既来之,则安之。大学一直沉寂低调,不想说话,不担任任何职务,每天都只做自己的事,看喜欢的书,并准备考研。高考的失落,必须要弥补。
关于做家教,我有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,一方面我有很好的基础,另一方面,我知道为什么会输,所以,我就知道怎样才能不输。我会把自己当成反面教材,竭力避免孩子走我走过的路。这也是我在家时辅导侄甥们特别强调的。有种把避免遗憾寄托在下一辈身上的意思。
作为家教,帮助孩子学习新知识,温习旧知识,还要把重点放到那些出错和经常会出错的问题上,我强调第二点和最后一点,也就是要让孩子对所学的知识有个全局把握的概念,把理论通俗易懂的讲解出来,并在做题中反复的训练;把易错的和第一次遇见的题目类型熟记,对当时不能理解的甚至是以死记的方式学习,错题本应该是按题目类型摘录的,并坚持每天必翻回顾。其实,作为文科生,记忆和理解是更多的时候是同时的。
同样是作为文科生,拥有良好知识迁移拓展能力,当然,这偏重于文学历史政治方面,不过这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,对陌生知识事物而又不需要强制记忆的兴趣。
一直很疑惑为什么很少有政史地的培训,我指的是针对高考,是因为它们太简单了吗?那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学生考不好?文综220分和180分的差距就不是差距?不错,它们简单,很容易提升,但是它们也因此被忽视了,无数的文科生去培训数学英语,效果即使不是很明显,甚至是不明显,他们还是百折不饶。而文综明明很容易,却因为忽视而没有被提升。想提的努力去学的没有提上来,可以提上来的,却被忽视了。然后就高考了。政史地不仅仅是看看书,其实那是一种积累,因为它们包含的,绝不仅仅是书本上的,你可以选择通过时间去积累,或者通过那些有过积累的人去获取,但是时间似乎已经不多了。
就说这么多吧,本人的个人经历和个人观点,希望能够得到浏览者的亲睐
联系我时请一定说明是在兼职吧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这个家伙很懒,啥也没留下~(^o^)~
猜您可能感兴趣的全职简历还有如下: